微信號
WWW2450711172
本文目錄一覽:
柑橘樹脂病傳播途徑和發(fā)病條件
1、砂皮病為樹脂病的一種,病原菌是一種子囊菌真菌,寄生性較弱,在沒有傷口、活力較強的嫩葉和幼果等新生組織的表面,病菌的侵染受阻于柑橘表皮層內(nèi),形成許多膠質的小黑點,故又稱黑點病。
2、傳播途徑和發(fā)病條件 本病由多種真菌引起。除小煤炱是純寄生菌外,其他均為表面附生菌。以菌絲體及閉囊殼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,來年春季由霉層飛散孢子,借風雨傳播,栽培不良、密不透風、濕度大的果園有利本病發(fā)生。常以粉虱類、蚧類或蚜蟲類害蟲的分泌物為營養(yǎng)而發(fā)病。
3、蒂腐病是柑果在貯藏期由真菌引起的重要病害。由于不同真菌為害,可分為黑色蒂腐和褐色蒂腐兩種。黑色蒂腐病除為害果實外,還為害柑橘枝干,褐色蒂腐病是柑橘樹脂病菌侵染成熟果實引進的。我國各柑橘產(chǎn)區(qū)均有發(fā)生。
4、柑橘樹知識 柑桔病害防治 *** ① 瘡痂病防治:著重于前期二次噴藥防治,之一次掌握在春芽萌動時(芽長0.5厘米左右),噴藥保護春梢:第二次則在落花三分之二時噴藥保護幼果。 ② 炭疽病防治:應在春、秋稍嫩葉期,特別是在幼果期及9月間,每隔10-15天噴藥2-3次。
5、柑橘主要有柑橘瘡痂病、柑橘潰瘍病、柑橘炭疽病、柑橘樹脂病、紅蜘蛛、銹壁虱等病蟲害。柑橘瘡痂病:主要危害葉片、新梢和幼果,葉片易扭曲畸形,新梢則變短小且有扭曲狀,果實小且皮厚,可用70%甲基托布津800-1000倍液防治。柑橘潰瘍病:枝梢會有油漬狀小圓點,發(fā)病嚴重時易枯死,可用乙酸銅防治。
6、另外,要加強施肥管理,在新梢抽生期及時根部沖施一次氮磷鉀(20~20~20)水溶性肥料和氨基酸復合微肥水溶肥料,并葉面噴灑2~3次 *** 鎂、 *** 鋅、硼砂、尿素、磷酸二氫鉀、氨基酸復合微肥混合液,每7~10天一次,以提高植株的營養(yǎng)水平,促壯樹勢。
柑橘樹脂病是什么病,怎么防治?
1、柑橘樹脂病,會出現(xiàn)流膠現(xiàn)象即又稱柑橘流膠病。柑橘流膠病,先用利刀將膠狀物刮除干凈后,再用辛菌胺乙酸鹽加萘乙酸,或甲基硫菌靈加吲哚乙酸,或多菌靈加吲哚丁酸等涂抹樹干傷口,每5~6天一次,連續(xù)2~3次,即可控制發(fā)病,并使患病植株恢復正常生長。
2、柑橘樹脂病是一種真菌病害。病原菌可以長期潛伏在患病組織中,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器在枝干病部越冬。翌春產(chǎn)出分生孢子,借昆蟲或風雨傳播,經(jīng)傷口侵入。分生孢子全年均有發(fā)生,空氣濕潤時發(fā)生更多,由風雨、昆蟲傳播進行再侵染。由于該病菌的寄生力較弱,因此,必須在寄主生長不良或有傷口時才能侵入。
3、柑橘樹脂病的防治應采用加強田間管理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的 *** 。之一,預防樹脂病重在加強管理,增強樹勢,特別是要做好防凍工作。在采收前后,要施足農(nóng)家肥料,并在根部培土鋪草;結果多的樹要加大施肥量,在含鹽量高的地區(qū),要加強養(yǎng)淡措施;做好冬季清園工作,減少果園病原菌來源。
柑橘樹脂病是怎樣傳播和為害的?
柑橘樹脂病是一種真菌病害。病原菌可以長期潛伏在患病組織中,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器在枝干病部越冬。翌春產(chǎn)出分生孢子,借昆蟲或風雨傳播,經(jīng)傷口侵入。分生孢子全年均有發(fā)生,空氣濕潤時發(fā)生更多,由風雨、昆蟲傳播進行再侵染。由于該病菌的寄生力較弱,因此,必須在寄主生長不良或有傷口時才能侵入。
微信號
WWW2450711172
標簽: #柑橘樹脂病孢子
評論列表